【土豆植保】马铃薯黑痣病(立枯丝核菌病)防治

友情提醒:华北、西北和东北等高海拔地区是我国马铃薯种薯繁育的主要基地,进入收获期,种薯企业需要注意了,如果田间有种薯传播病害,或者种薯和土壤同时传播病害发生一定要特别注意,中国薯业友情提醒不能为了一时利益毁了自己品牌和信誉,也不要毁了我们大面积宝贵的土地资源。

马铃薯黑痣病(Rhizoctonia solani Kilhn)又称立枯丝核菌病、茎基腐病、丝核菌溃疡病、黑色粗皮病,是以带病种薯和土壤传播的病害。随着华北地区马铃薯产业的日益发展壮大,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,缺乏正确的防治措施、种薯质量低下、重茬迎茬等因素导致马铃薯黑痣病逐年加重,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,广大种植户对黑痣病防治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。

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幼芽、茎基部及块茎。芽块播种到田里出芽后,幼芽顶部出现褐色病斑,使生长点坏死,不再继续生长,因输导组织受阻,其叶片则逐渐枯黄卷曲,植株容易斜倒死亡,此时常在土表部位再生气根,产出黄豆大的气生块茎。地下块茎发病多以芽眼为中心,生成褐色病斑,往往造成不出苗或晚出苗,这样就出现了苗不全、不齐、细弱等现象。在苗期主要感染地下茎,地下茎上出现指印形状或环剥的褐色病斑,薯苗植株矮小和顶部丛生,严重的植株可造成立枯、顶端萎蔫,顶部叶片向上卷曲并褪绿。茎秆上发病先在近地面处产生红褐色长形病斑,后渐扩大,茎基全周变黑表皮腐烂。在近地表的地上茎的表面,往往产生灰白色菌丝层,茎表面呈粉状,容易被擦掉,粉状下面的茎组织是正常的。匍匐茎感病,为淡红褐色病斑,匍匐茎顶端不再膨大,不能形成薯块;感病轻者可长成薯块,但非常小;也可引起匍匐茎乱长,影响结薯,或结薯畸形。受侵染的植株,根量减少,形成稀少的根条。在成熟的块茎表面形成大小形状不规则的、坚硬的、土壤颗粒状的黑褐色或暗褐色的菌核,也就是真菌休眠体,不容易冲洗掉,而菌核下边的组织完好,也有的块茎因受侵染而造成破裂、锈斑和末端坏死、薯块龟裂、变绿、畸形等。

传播途径及流行条件:

马铃薯黑痣病以菌核在块茎上或土壤里越冬,或菌丝体在土壤里的植株残体上越冬,的存活结构主要在植株残体上,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-3年。第二年春季,当温度、湿度条件适合时,菌核萌发侵入马铃薯幼芽、幼苗,特别是有伤口时侵入更多更快。在生长季节又可侵入根、地下茎、匍匐茎、块茎。新块茎上形成的菌核,或在土壤里又越冬的菌核,下一年根据环境条件,又可发生侵染。带病种薯是第二年初侵染来源,也是远距离传播的最主要途径。高湿度和低的地温有利于病害发生。一般混杂品种发病重,新品种和种性纯度高的发病轻,山区发病重,平川水地发病轻。马铃薯黑痣病的流行首先是菌源条件,谭宗九和郝淑芝研究发现,很少轮作或不轮作的土地,丝核菌的存活数量会加大;使用被丝核菌污染的种薯,等于给所种的马铃薯接种上了丝核菌;第二是环境条件,较低的土壤温度和较高的土壤湿度,有利于丝核菌的侵染,同时土温低、湿度大,种薯幼芽生长慢,在土中埋的时间长,增加了病菌的侵染机会。最适宜病害发展的土壤温度是18℃,而病害的发展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减少。结薯后土壤湿度太大,特别是排水不良,新薯块上的菌核(黑痣)形成会加重。

  参考防控技术:

一、农艺措施

1、选地整地

(1)选地

与禾本科、豆类等非茄科作物进行轮作,避免重、迎茬。地势应平坦,易排涝。

(2)整地

播前深耕750px,耙耱整地,做到深、松、平、净。

2、选种

  选用适于本区域种植的马铃薯抗病品种。

3、种薯准备

选用无病健康种薯,在播种前3~4天切块,切刀用4‰的高锰酸钾进行切刀消毒。在阴凉条件下摊晾,让切口充分愈合,切块重量30-50g左右。

4、合理施肥

施足底肥,增施有机肥,适时追肥,促使植株健壮,避免后期衰弱,增强抗病能力。每亩施农家肥1500kg,马铃薯专用复合肥或NPK三元复合肥30kg,现蕾期追施尿素20kg。

5、适期播种

发病重的地区,尤其是高海拔冷凉山区,要特别注意适时晚播和浅播,以提高地温,促进早出苗,减少幼芽在土壤中的时间,减少病菌的侵染。

6、种植密度要适宜,注意通风透光,起垄栽培,雨后及时排水,收获后及时清除残体。

7、田间发现病株,应及时拔除,在远离种植地块处深埋,病穴内撒入生石灰等消毒。

8、提前杀秧,使薯皮充分老化,减少机械收获时薯块损伤,降低窖储干腐病发病率。

二、化学措施

1、药剂拌种

将切好后的种薯块用滑石粉加和拌种,混合比例为滑石粉:甲基托布津:阿米西达:种薯=50kg:500g:200ml:1000kg。

2、沟施

用25%的阿米西达悬浮剂进行垄沟药剂喷雾,每亩施用40-60mL,使土壤和芽块都沾上药液, 然后复土。最好使用带喷药装置的马铃薯播种机开沟、播种、喷药、覆土一次完成, 省工、省力、效果好。

3、土壤消毒

用二氧化氯土壤消毒剂(5kg/亩)大水漫灌进行土壤消毒。

4、叶面喷施

现蕾期开始每10天叶面喷施甲基立枯磷乳油40ml/亩或噻呋酰胺10g/亩,共喷施3次。

三、储运措施

1、入窖时严格剔除病、伤和虫咬的块茎,并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预贮3~5天 ,使块茎表面水分充分蒸发,使一部分伤口愈合,形成木栓层、防止病菌的侵入。

2、贮藏前用多菌灵、甲霜灵锰锌等药剂处理块茎,或在贮藏期间,使用烟雾剂处理,使病薯病害部位表层干枯,可有效防止病菌向邻近块茎侵染。

新闻中心

NEWS

 

 

 

创建时间:2020-12-01 11:39
浏览量:0